轉載自截拳道網站


 


前言:武術不等於暴力


一般人因為不瞭解,把武術曲解為暴力,進而忽略了武術的價值,漠視武術,武術它不是暴力,它是保護自己的能力,它是流動的藝術,是前人的智慧結晶,它更是一種不屈的精神!透過武術的鍛鍊,讓我們更加瞭解人體結構,進而提昇自我的觀察力,判斷力,也讓我們更加瞭解自己,如果每個人都能清楚的瞭解自己或許這個社會就不會這麼亂了吧!


 


1.為什麼要練武 (練武的動機)


或許每個人開始接觸武術的原因不同,有的是為了防身,有的是為了運動,有的是為了興趣等。


但習武應有的價值觀念應該在訓練的過程中慢慢的瞭解並建立。在武術的世界裡,蘊藏著許多豐富我們人生的契機,透過武術的修練,有些人因為明白自己而增長智慧,有些人因為專注訓練而得到冷靜,有些人因為成長茁壯而瞭解謙虛,甚至更有些人因武術的領悟而改變了他的一生。所以,如果你只將焦點放在武術肢體動作的表象上,那你很有可能錯過武術它真正的美。


 


2.興趣很重要 (是否真心學武)


任何的專業都必須下過一番苦心及時間,才有可能有一些的成就與收穫。但由於武術大部分的時間屬於個人單項的練習,所以也就更容易讓初學者感到枯燥及厭煩,進而退失一開始想習武的初衷。


所以,不斷的在練習的過程中,去培養對武術的興趣,體會習武過程的快樂,花心思在令自己能時常保持對武術訓練高度的熱忱上,對一個想要在武術中有所成績的學習者上,就顯得格外的重要了。


 


3.你的老師強在哪裡? (如何尋找好的老師)


一般人習慣擇師的態度,是尋找「名師」,而不是「明師」,重視「名氣」,而不是重視這個人是否能令我「明白」、找到答案、變的更強。舉個例子,如果你的老師,身高185公分、體重100公斤、爆發力很強,他揮一拳可以讓一個人飛出數尺,請問跟他學習後,有一天你可以跟他一樣強嗎?不行的,因為他是強在天生身體的優勢條件上,除非,你得到他的身材,才有可能模仿、甚至超越,就好像如果你跟著泰森練習勾拳,就算你的動作可以跟他完全相同,一般人也不可能可以打出跟他一樣強勁的勾拳。但如果你的老師他過人的地方是在技術上,那你就更容易模仿、甚至超越,因為人的體型、力量或許有差別,但在人體的結構性上卻是平等的,所以在技術性上老師做得到的,你一定做得到,如果你的體型天生就比老師好,加上技術增長後,先天的優勢加上後天的技巧,將會讓你青出於藍。


 


習武的方式


1.練習應該與生活相結合


如果你不是一個專業的選手,在練習之餘還有工作、課業、家庭、小孩等…很多瑣碎事情需要每天處理的話,除非你的毅力真的很強,否則通常你為自己所列定每天固定練習的時間表,都不太可能真的能落實。生活中其實有許多瑣碎的時間長在我們不知不覺中溜走,如果能善用它們,在等電梯時、節目廣告時、獨自走路時、或日常中許多的五分、十分鐘,起個五腿、揮個十拳,座車時想一想一些練習的要點,技巧將會在不知不覺中累積與提升。當你加班後,很累的回到家中時,你不必因為沒精神練習而感到不安,因為在白天的瑣碎時間中,你已經練很多了。


 


2.技術很重要


如果你保護自己的能力來自於你過人的力量或體格,那麼你將會因為工作忙碌沒時間鍛鍊肌肉、或是因為年紀增長、肉體老化,而失去保護自己的能力。力量的失去永遠比獲得還要快,所以才需要不斷的鍛鍊,熟練的技巧卻不一樣,長時間的中斷練習雖然會造成退步,但稍微練習讓身體換回記憶卻是很快的。所以,力量或許隨著生活型態轉變、身體老化而失去,但技術練起來,它卻會跟你一輩子。當然,我的意思並非說肌力不重要,如果兩者兼具當然最好,但練習者如果時間有限的話,就必須去考量到訓練上比重分配的問題了。


 


3.成功就是簡單的事重複做


懂的多,充其量只是會講,會的夠「精湛」,才是真正能在危機發生時派上用場的反應,這才是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技術,否則,在這之前,我們都是僅限於知識上的認知而已。如何「精湛」?踢一腿或許很簡單,但為什麼有些人踢起來速度慢、準確率不高,有些人踢起來卻很完美?只因為除了姿勢正確外,他還比你「重複」做過許多次,所以他比你「精湛」。 所以不要小看簡單的小事,很多的成功都是由他們累積出來的。


 


什麼是最強?


 


今天你最強?那明天呢?你能維持多久?抑或強得過一顆子彈?一場車禍?還是光陰歲月帶走青春後所留下的老弱軀體?曾幾何時,揮拳這件事變得這麼複雜,為了爭奪、為了賭氣、為了指證別人錯誤、為了證明自己最強。這些東西,使我們幾乎忘了一開始練武的初衷、忘了和諧、忘了團結。我們只看得到鬥爭、醜化、敵人,這使得習武這回事愈來愈自私,愈來愈醜陋。放棄想當個最強的人吧!讓揮拳這件事,回到一個練武者最原始的初衷、最單純的本質「只是為了喜歡」


「一個習武者若是被名利沖昏了頭那他就會忘了自己練武的本分!」


單靠功夫在技藝方面的知識並不能使一個人成為箇中高手;他必須要能深入研究其內在的精神,而這種精神,又只有在他思想能和生命的本質達到完全融和的程度時才能求得,這也就是要達到道家所謂的「無為」。所謂「無為」包括了明心見性,要能讓自己的思想流動,完全不受任何內在的外在的干擾。


有一次小弟我教朋友打拳的時候朋友對我提出了疑問:


「我是不是不適合練武?」


「為什麼?」我問。


「我好像怎麼樣都兇狠不起來,總覺得不夠狠,沒有辦法『嗜血成性』」


練武,何時開始是為了養成嗜血成性的習慣?你瞄我一眼,如果我不揍你,就枉費我在練武,那這樣,習武與學習當一個小太保有什麼不同?


中國的武術,不單是一種搏擊的技巧,裡面更蘊藏著許多老祖宗的意境與智慧,透過武術的技術、觀念、智慧之訓練下,養成端正、自強、威武不能屈的人格,更是習武中重要的價值。輸的不是弱者,掩飾自己的不足才是懦弱的表現。


「你兇、我要比你更兇。」當中國武術的精神在很多人心裡蕩然無存時,武術家們就更應該以身作則,將祖先們的武術精神永遠傳承。


 

arrow
arrow

    wuyan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