氣功,古代稱作導引、吐納、行氣,道家稱作修練內丹。它是研究人體自我身心鍛鍊的方法和理論的科學,通過氣功鍛練能增強人體元氣和氣機的調節功能,提高身體素質,從而達到治病、益智、延年作用,既是治療學,又是養生學。


一、老年人生理心理老化的表現

一般人到六十歲左右,生理上會出現一些變化,如身體衰弱,頭髮變白,牙齒脫落,皮膚鬆馳,記憶力減退,肢體活動不靈,行為也會變的幼稚起來,例如有的老人在退休後,對多年的生活規律,行為習慣發生的突然變化,一下子難以適應,容易產生情緒低落甚至產生無用感;有的遇到親人亡故或子女不體諒,或自己身患疾病等,更容易感到孤立寂寞,不過這些心理狀態的變化,各人也有較大的差異。

唐代孫思邈在《千金翼方》中說「人年五十以上,陽氣日衰,心力漸退,忘前失後,興居怠情,計授不稱心,視聽不穩,多退少進,萬事零落,心無聊賴,健忘易怒,性情變異,食慾無味,寢處不安,大便不利」。對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變化描繪得體察入微,維妙維肖。

著名老中醫岳美中教授歸納了老年人的八大怪症:1、只記遠事,不記近事;2、笑時有淚,哭時無淚;3、喜歡孫子、不喜歡兒子;4、喜歡軟食,不喜歡硬食;5、眼昏花,看不見近處;6、耳朵聾,好打聽閒事;7、遇怪事沒觀察就問;8、尿常撒在鞋上。這些都形象而生動地,概括了一般老年人老化的具體表現。


二、氣功的防老作用

1、調整呼吸,增強和調節人體肺臟功能。

人體與自然界關係密切的最明顯的標誌是「呼吸」,「天地萬物無一非氣之所化」,人在氣中,氣在人中,《莊子‧知北遊》上說「人之生,氣之聚也,聚則為生,散則為死。」人之氣來自天氣(自然之氣)和穀氣(五穀精微所化之氣),氣是生命的動力,人與氣的關係好像魚水關係,魚有水則生,無水則死,人有氣則生,無氣則死。

古人說「藥養不如食養,食養不如氣養。」氣養包括兩方面,一是指不生氣,二是指要養氣。養氣的方法很多,經常堅持氣功鍛練,可以疏通經路,運行氣血,促使新陳代謝功能旺盛。

氣功的養氣,就是通過自身的練「氣」與練「意」,使大腦安靜,肢體放鬆。通過調整呼吸,使五臟六腑受到有節制而緩慢的收縮和舒張。達到調節臟腑功能作用。它的特點是以「靜」和「功」的運動,作為醫療保健和氣功養生方法,古人稱為「祛病延年」之法,它運用了「內向性」的鍛練方法,主動控制意識,達到掌握自身的功能活動,調動和增強人體機能,保持精神寧靜,情緒穩定,身心愉快。

所謂「人能常清靜,天地息皆歸」。氣功就是以「鬆」和「靜」的方法,使人的身心處於自覺的鬆馳和抑制狀態,有利於大腦消除疲勞,滿足「養神」的需要,從而增強大腦的思維能力,提高工作效率,尤其對伏案久坐的腦力勞動者,有明顯的效果。如果寫作、備講的時間長,勞累了,可以暫停工作,做一會靜功,精神又會很快恢復,繼續堅持工作,比睡眠休息要好的多。實踐證明有很多練功有素的人,一天只睡五、六個小時,但精力充沛。工作適應性強,毫無倦意。

2、平秘陰陽,使經路、氣血暢通,而且可以陶冶情操,修身養性,培養樂觀主義精神。

我們臨床體會到有不少的老年人,身體虛弱,機能衰退,經常多病,是由於陰陽失調,氣機紊亂引起的,中醫認為「氣順則和,氣逆則亂」、「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滯」,因此,運動不息,生活不息就在於氣血的正常運行,和保持人體陰陽動態平衡。「氣血流通,百病不生」從而減少和防止疾病的發生,推遲衰老的到來。

「百病皆生於氣」,七情波動,往往擾亂氣機。怒則氣上,喜則氣緩,悲則氣消,恐則氣下,驚則氣亂,思則氣結,勞則氣耗,寒則氣收,熱則氣洩。而通過練功,可以改變人的急躁、焦慮、易怒性格和情緒,使人知足常樂,助人為樂,與眾不同。從而避免情志致病。

3、強健筋骨,改善消化和吸收功能。

氣功的坐功,站樁功是外靜內動,強健筋骨的運動,既不使身體胖肥。又能使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下降。同時通過腹式呼吸,使腹腔內壓力週期性的變動,達到按摩胃腸,促進胃腸蠕動,改善消化和吸收功能,對治療胃下垂、慢性腹瀉,老年性便秘,脫肛等消化道疾病都有很好的療效。

老年人練功,一般選擇以靜功為主,動靜結合,靜中求動。靜以養神,動以育體,如練「真氣運行法」「內養功」等都是靜中寓動,以靜為主,配合「五禽戲」或「床上」「床下」八段錦、太極拳等是動中藏靜,二者都具有很好的效果。

4、強身益智,益壽延年

氣功在保健方面的作用是人人皆知的,有病能治,無病能防,歷史上很多名人高壽,大多都修練氣功,順循養生之道,而「度百歲乃去」。孫思邈在《千金翼方》中說「老人須知服食將息節度,須知調身按摩,搖動肢節,導引行氣,行氣之道,禮拜一日勿住,不得安於其處,以致雍滯。流水不腐,戶樞不蠹,義在斯矣,知此者可得一二百年‧‧‧」。說明人到老年通過導引行氣,抗病防老的重要性。

三國時的華陀,他「通曉養生之術,年且百歲而貌有壯容」,他的養生之術,就是「五禽戲」。晉代鄭隱,他「年出八十,先髮鬢斑白,數年間又黑,能行強弩射百步,步行日數百里,每上山、登危臨險,體力輕便,年少追之,多所不及」。北宋著名道士張伯端(紫陽真人)享年九十八歲。唐代醫學家、道士、人稱藥王的孫思邈活了一百零二歲,唐代著名道人蒯京活到一百七十八歲。

古時候一般人的平均壽命約三十多歲,而這些人能活那麼高壽,正是由於他們長期堅持做各種氣功的結果,這足以說明「氣功」的法寶,對健康長壽確有功效。

5、培養真氣,增強抵抗力,減少和消除某些藥物治病所產生的副作用。

人體活動需要能量,中醫學稱之為真氣,真氣是生命的動力。真氣充足,身體健康,真氣不足,身體衰弱,真氣消失,生命結束。真氣在人體的集中和運行,是有一定規律和路線的,經絡就是人體真氣運行的通路,呼吸是真氣運行的動力,用呼吸運動推動真氣下行,意守丹田,就可以把真氣集中在丹田裡。人常說「歌唱家練得丹田氣,聲音宏亮力無比,武術家練得丹田氣,走遍天下無人敵」,說明真氣充足,對提高身體素質是非常主要的。

目前在濫用藥物引起「藥源性疾病」的情況下,現代醫學家都正在尋求更為萬全可靠的醫療方法,而採取氣功、體育鍛練、針灸、推拿等,無毒療法治好病的經驗和理論,正在引起國內外的重視。它能代替某些藥物,而藥物卻代替不了氣功。

6、氣功鍛練須與其它防老措施相配合。人的衰老是由多種因素所決定的,因此,氣功防老不是唯一的,還須和多種措施配合。

「爽口物多終作疾,快心事過反為殃」,合理營養適當飲食對老年人都很重要,一般宜低熱量、低脂肪,新鮮蔬菜水果,各種無機鹽和微量元素,注意膳食中各種成分的搭配,生活要有規律,勞逸要適度。諺云「笑口常開,青春常在。消愁解悶。百病去根,氣大傷神食多傷身,心寬體胖,勤勞體壯」。這些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,和通俗易懂的道理,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當記取和作到的,這樣就可以推遲衰老的到來。

arrow
arrow

    wuyan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